唐山雖說有北方煤都、瓷都的美稱,可老唐山城市的建設(shè)發(fā)展并不快,早年許多公共事業(yè)發(fā)展緩慢。下面我們一起回憶老唐山在公共事業(yè)方面的發(fā)展軌跡。
雖然1903年起唐山就開始發(fā)電,但這些僅僅用于企業(yè)用電。直至1914年,開灤、啟新開始出售多余的電能,從此唐山才有了公用電力事業(yè)。
20201210001059.jpg (39.5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24)
下載附件
2020-12-10 00:10 上傳
圖為啟新電廠的發(fā)電機(jī)組,它是唐山華記發(fā)電廠的前身。 從此,唐山市中心一帶的百姓有了居民用電,路旁的電桿上的瓦斯燈也被電燈取代。首先安裝路燈的是小窯馬路和啟新東門的東編街。
在供水方面,開平礦務(wù)局開礦初期,便在大紅橋鐵路北修建簡易水廠,日產(chǎn)水僅3800立方米,供西山別墅30所洋房及開灤東西司事房的眷屬生活用水。
20201210001108.jpg (51.8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33)
下載附件
2020-12-10 00:10 上傳
圖為老唐山洋房別墅。
20201210001120.jpg (63.45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53)
下載附件
2020-12-10 00:10 上傳
上圖為開灤眷屬生活的石砌房。居住在這里的人,可以去公共水泵挑水。
20201210001132.jpg (62.91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32)
下載附件
2020-12-10 00:10 上傳
但市區(qū)廣大人民沒有公共用水設(shè)備,仍以食用井水為主。直至解放后的1950年,唐山開始籌建自來水廠,選定市區(qū)東郊的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倒閉的原"光華造紙廠"舊址為自來水廠廠址,這里有鋼管深井一眼,水質(zhì)清澈。1952年政府又拔款220億元舊幣建設(shè)大紅橋水廠,1953年4月市自來水公司正式開業(yè)。
20201210001145.jpg (47.4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20)
下載附件
2020-12-10 00:10 上傳
從此,唐山市區(qū)有了許多街頭的公共水泵,人們再也不用喝井水了。
在交通方面,解放前的老唐山,市區(qū)沒有公共汽車,交通工具主要靠三輪車、人力車和驢、馬車。1912年,唐山有了第一輛汽車,這是一輛福特牌汽車。
20201210001154.jpg (57.82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22)
下載附件
2020-12-10 00:10 上傳
這輛行駛在西山別墅與開灤煤礦之間的汽車,是一個外國員工上下班駕駛用的。直至解放后的1953年,唐山市市內(nèi)才有了第一條公共汽車:
20201210001204.jpg (36.33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28)
下載附件
2020-12-10 00:10 上傳
它由天橋(今天的勝利路西口)發(fā)車,途徑啟新南門、東編街、利民橋、老二院、西缸窯等地到達(dá)東缸窯,單程5.6公里。
到1963年4月,唐山成立市公共汽車公司,線路發(fā)展為4條,包括1路:從唐山火車站到東工房,線路長5.4公里,中途設(shè)6站。2路:從市人民醫(yī)院里工人醫(yī)院,長7公里,設(shè)8站。(1964年改為從勝利橋到國防醫(yī)院)。3路:從老供電局(小佟莊)里東缸窯,長7.3公里,設(shè)9站。(1964年起點改為劉屯)。4路,從唐山交大到礦冶學(xué)院,長4.5公里,設(shè)5站。(1964年改為從烈士陵園到火車站)。
后來又增設(shè)5路,從火車站到釣魚臺;6路,從火車站到果園公社;7路,從釣魚臺到新城子;8路,從火車站到開平;9路,從火車站到洼里;10路,從火車站到東礦區(qū)趙各莊;11路,從火車站到林西;12路,從火車站到唐家莊;13路,從林西到范各莊。除了個別起終點變化外,老唐山的公交狀況一直延續(xù)到上世紀(jì)八十年代,直至近年才有了飛躍式發(fā)展。
在城市園林發(fā)展方面,1939年11月,在唐山火車站廣場建設(shè)了第一個公園:
20201210001211.jpg (70.69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30)
下載附件
2020-12-10 00:10 上傳
名叫唐山市立公園,院內(nèi)是個有日本殖民色彩的"興亞紀(jì)念塔"。解放后,先后建設(shè)了人民公園(后改大釗公園)、車站公園(即原唐山市立公園)、鳳凰山公園、東礦林西公園、北寺公園等等,我市的園林綠化事業(yè)逐步發(fā)展起來。
20201210001223.jpg (31.9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129)
下載附件
2020-12-10 00:10 上傳
圖為1970年代的鳳凰山公園大門。 來源:近儒山人的繪畫世界 |